9日 人民日报要闻2版大篇幅聚焦腾冲市司莫拉佤族村脱贫调查

2020-10-09 11:50:17
人民日报特约调研组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上世纪60年代,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传唱大江南北,唱出了佤族群众过上新生活的喜悦,唱出了对共产党的感恩之情。

由于历史原因,加之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很多佤族群众长期生活在贫困中。云南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就曾是这样: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寨,直到2014年,全寨72户304人中,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71人,贫困发生率23.4%,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4600多元。可喜的是,脱贫攻坚以来,这里有了显著的变化:2017年,整村脱贫出列;2019年,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48元,是2014年的2.5倍。

2020年1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考察,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勉励大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按照当地风俗,总书记还敲响三声佤族木鼓,为乡亲们送上新春的祝福。

为了赞美今天的好日子,当地人创作了一首《三声鼓响》来讴歌新生活、祝福新时代:“一声鼓响春常在,风调雨顺新时代……二声鼓响百花开,国泰民安新时代……三声鼓响都是爱,四海升平新时代……”

佤族古寨绽放新颜

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这几年,为了让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寨子,当地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改进公共服务,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房子结实敞亮。以前的司莫拉,“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夏恐屋漏雨,冬怕冷风吹”。住房是村民们的老大难问题。如今,通过扶贫安居、危房改造等项目,寨子里危房没有了,不少人家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五架”瓦房,人住得舒坦,家中的粮食、物品也有了遮风避雨的地方。

道路一通百顺。司莫拉地处半山腰,以前村里村外都是土路,群众平时出门办事,要走好几里才能坐上公交车。遇到阴雨天,往往“一脚陷好深”,想出村难上加难。如今,通乡路、村组路、串户路基本硬化,路灯也安起了,村口每天有5趟公交车直达乡里、市里。道路畅通后,村民外出打工、购销物资便利多了,村里也开始客来客往,人气兴旺了许多。

公共设施齐全。以前的司莫拉,学校、卫生所设施简陋,自来水水质比较差,还不时断流,村民能歌善舞,但连个像样的场地都没有。如今,村小学教学楼、运动场、教学设备样样达标,卫生所里诊断、治疗、取药都有独立空间,水源地扩建了、水管更新了,大礼堂、文化广场也修好了,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相当不错的公共服务。

寨子成了景区。以前的寨子,杂物乱堆,垃圾乱扔,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顺坡流淌,加之旱厕露天、家禽散养,一到夏天臭味刺鼻,苍蝇、蚊子到处飞。如今的寨子,家家都是“最美庭院”,房前屋后满是绿植,厕所干净卫生,污水统一收集,还建起了佤族民俗文化陈列馆、梯田景观区。2017年,司莫拉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9年获批国家3A级景区,成了一个留得住传统、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说起司莫拉佤族村的新生活,村民们都觉得方便了、顺心了、人活络起来了。最让大伙自豪的是,寨子里上大学的孩子多了,从2008年考取第一个开始,到去年已经有16个。不少村民说,孩子们有文化,将来就能给寨子带来更大的变化。

实干谱写幸福新歌

政策帮扶是起点,自己实干才有长久的幸福。脱贫攻坚以来,村里坚持志智双扶,努力提升劳务经济和特色产业的成色,村民的干劲越来越足,发展的路子越拓越宽。

鼓起实干劲头。过去寨子贫穷落后,主要原因是大家思想观念保守。有些人觉得,把家里的几亩耕地、林地弄好,日子能过就行了。还有人觉得,农村人只能种点庄稼、干点体力活,对学习新技术、开拓新门路没有信心。为了引导村民走出封闭、摆脱贫困,由党员、致富带头人和新乡贤组成的宣讲队,经常开“火塘会”、办讲座,同群众一起话未来、谋发展。村里组织村民到外地参观,设立“爱心脱贫超市”,一点一滴激发大家的干劲。走访中,我们看到一位大嫂在路边卖桑葚,戴着头巾,神情略显忸怩。同行的乡干部介绍说,传统佤族妇女不爱抛头露面,以前出门做买卖是难以想象的事,如今也有了商品意识,都在琢磨怎么把日子过得更好。

做足务工文章。腾冲的旅游市场开发早,就业机会多,务工经济一直是寨子里的“支柱产业”。2014年,全村有90多名劳力外出打工,但由于没有手艺,多数人只能干挑沙灰、搬砖头等苦力活。还有不少四五十岁的壮劳力,常年守在寨子里,基本就是“半就业”状态。这几年,在上级帮助下,村里对适龄劳动力开展了多轮培训,确保人人都能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能。村委会还经常同周边的机场、茶园、景区联系,千方百计为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寻找就业岗位。2019年,村里外出务工超过130人,实现工资性收入308万元,是2014年的1.6倍。贫困户赵兴凯、杨洁夫妇在腾冲机场务工,两人月收入加起来将近6000元,一家4口顺利脱贫。尝到甜头的赵兴凯主动找村干部帮忙申请创业贷款,他说自己打算开个冷饮小吃店,来村里看风景的人多了,生意肯定差不了。

壮大特色种养。司莫拉村民以种养为生,但长期以来都是个人单干,缺技术、规模小、效益差,遇到年景不好,养家糊口都成问题。为了摆脱这种状况,村里连续开展种养提质增效活动。在生猪饲养上,选用优良品种,推广新的技术,让村民学会了科学配料、分圈饲养,养猪效益明显提升。在种植上,实行产业资金补贴,鼓励村民调整优化结构,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几年下来,茶、核桃、油茶、万寿菊等栽种面积达到1550亩,占到全寨耕地面积的70%。尽管核桃、油茶等尚未到丰产期,但农业调结构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2019年,村里家庭经营性收入65万元,比2014年增加40%。

党群一心振兴乡村

在座谈走访时,村民们聊着聊着,就会很自然地沉浸到总书记到村里时的场景中。品味那份特殊的记忆,回首走过的脱贫历程,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党的扶贫政策比太阳还要温暖”,“党群一心是脱贫的最大秘诀”。

人心齐,泰山移。几年前,同很多贫困村一样,司莫拉的党组织也有软弱涣散的问题,干部“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群众“各自为战”。村两委认为,搬走压在佤族群众身上的贫困大山,首先要干群一条心,关键是党员、干部要带好头。于是,有段时间,村党组织经常开展的一项活动就是清理生活垃圾,开始时群众站在边上看,慢慢就有人跟着干,现在几乎没人再乱扔垃圾了。为了帮群众寻找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有的村干部自己先掏钱试种,即使赔了上万元也没有怨言。村里还创立“三员三长制”,推选群众当矛盾纠纷调解员、安全生产监管员、乡风文明宣传员和路长、巷长、院长,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干群一起商量着办。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说:“以前做工作,常因群众不理解而难过,现在干群、党群是一股绳,大家都一门心思想着怎么把寨子发展好。”

摆脱贫困的佤族群众,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感恩。村里广场上的两个亭子,分别被称为“感恩亭”“思源亭”,寓意“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村民们满怀深情地说,是总书记带领大家走上了康庄大道。

佤族有一句谚语: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如今的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清泉汩汩流淌,鼓声绵绵不绝,村民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憧憬:发挥绿水青山优势,用好佤族民俗文化,发展农旅结合,融入腾冲旅游圈……司莫拉人相信,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跟着共产党走,自强不息,苦干实干,新时代的幸福之歌一定会越唱越嘹亮。

关键词: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