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通信网络具有高体系性、高复杂性、超大规模、高可靠性、高动态性。通信网络的五个特性都能够和人工智能进行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的惊人进步,也为运营商探索如何引入AI来更加有效地管理和运营这张网,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柔性网络需要更智能的设备
人的智能来源非常多,而机器智能的来源主要来自这三个方面:环境、知识、数据。在冯俊兰看来,每个行业的智能化都会为智能本身做出应有的贡献。如果没有图像,就不会有卷积神经元网络,如果没有语音识别,就不会有LSTM。通信行业也是如此。通信网络的高体系性提供了一个天然的体系化智能环境,这也是智慧网络的核心,即体系化智能。通信行业的智慧网络也会为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在具体能力方面,冯俊兰认为智慧网络AI能力主要分为两类:一方面是外界已有的通用智能化能力面向通信网络做能力适配。像自然语言、视觉处理、语音、数据分析等AI技术可以向通信领域发展,比如机器视觉的物体识别等目标检测技术,用在通信领域可以实现对大量设备(哑资源等)的智能管理;另一方面是通信网络特有的智能化能力,即通信体系化独有的,包括感知智能、预测智能、控制智能、诊断智能、决策智能以及通信科学智能。
还有产业链组织方式的变化。
通信行业原来最典型的协同方式是链式的,在标准的牵引下做设备、网络,进而提供服务。而现在需要一张更柔性的网络,网络本身设备也需要智能化,连接这些设备的网络也需要智能化,标准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模型需要有层次化体系,对外输出的应用也需要是能力型应用和可以面向各行各业的应用。因此需要有一个智能仿真试验环境去紧密耦合地做智慧网络的平台。
开放,众人拾柴火焰高
开放推动人工智能平台的发展。开放什么?冯俊兰提出,第一步要开放数据、环境和知识,即当代机器智能的来源。近年来,中国移动开放了很多数据集,并连续三年与ITU、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等各机构联合举办了网络智能化方面的比赛。第二步是开放智能算子及源代码共享。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共享机制,包括源码和大型系统的共享,因此通信网络未来要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第三步是开放能力。通信网络有着重要的通用能力、专有能力和预训练模型。第四步是开放应用和服务。
“随着5G技术应用的落地,AI技术也可以随着5G落地,凭借5G通信领域成功的经验,让天下没有难落地的AI技术。AI for 5G,把人工智能技术用在通信网络中。”冯俊兰讲道。此外,还需要提供测评机制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落地。中国移动希望能够给企业提供一个把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到通信体系的测评和试验平台。
开放给谁?AI能力的提供者,特别是中小型初创AI技术企业,把他们优秀的技术和智慧贡献到网络中;垂直行业的客户,与各行各业进行磨合;运营商,运营商之间是竞争对手,更是合作伙伴;网络设备厂家,传统强大的技术提供方;软件系统集成商,以及高校和研发机构。中国移动希望通过提供这样的平台,让大家的目标和做事的方式实现更好的同步。冯俊兰指出,一要推动智能化核心算法的突破,二要做通信工程技术创新,三是创新平台本身,提供产学研用的协同模式。
“智慧网络”创新平台为创新提供土壤
在此次论坛上发布的“智慧网络”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是中国移动为加速网络智能化技术创新、解决产业在网络智能化技术与应用研发所面临的诸多共性难题而打造的新型产业开放创新平台,是中国移动在“十四五”规划中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五年里智慧网络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到L4的重要推手。
“九天”是中国移动的人工智能平台,也是中国移动5G+AICDE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平台累计调用量13700多亿;提供 100多项AI能力,50多种预训练模型,集成30多个主流算法框架并保证新的算法框架在出现后两周内完成商用上线。
“如果东北是块黑土地,中国移动就是AI技术落地的黑土地。在应用方面,有诸多场景领域可以快速地看到效果,已攻关了六大人工智能的领域,大规模使用的应用21项,50多家合作客户,落地了108项服务。”冯俊兰说,
中国移动目前已经完成网络智能化创新平台的架构设计,包括如下部分:底层是仿真模拟试验环境和现网环境;核心是智慧网络中枢控制系统、智慧网络大数据系统和九天人工智能平台;之上是智慧网络计算系统,对外提供智慧网络服务开放系统。目前已经积累60多项网络智能化能力,40多项网络智能化算子和7个公开网络专属数据集。上述平台中所有的模块及模块上的能力都希望业界各方能够一起来贡献力量。
关于该平台的实现路径,冯俊兰表示,第一阶段以智慧网络运营为突破点,通过平台系统性地跟业界实现数据开放共享;同时还要开放算力、能力、训练模型;建立评测机制。第二阶段是赋能网络,提供智能服务。第三阶段是提供一个端到端的网络反馈环境和智能设备的验证测试环境,最终成就5G+AI+行业+用户合作创新的新生态。
未来,中国移动将以智慧网络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为依托,重点投入网络智能化领域,为通信网络全生命周期注入人工智能技术,并将开放网络智能化环境,与合作伙伴一道,共建智慧新网络,打造智慧新生态,共创5G新时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