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抓牢源头性疏导、实质性化解、综合性治理三个诉源治理发力点,积极推动信访法治服务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与基层社会治理对接,在辖区街道建设“无讼商圈”,把工作前移,化干戈于诉外,止纷争于庭内,推动商圈内各类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同时,有效降低万人成讼率,构建“少讼”乃至“无讼”的基层治理良性格局,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相关资料图)
建设无讼商圈
桂园街道是罗湖区构建“一主两区三带”产业格局的主阵地,辖区GDP占比约为罗湖区三分之一,蔡屋围商圈是金融商贸核心区,商圈内商业楼宇林立、商事主体众多,各类商事纠纷易发多发。
为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前端处置,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罗湖区聚焦诉源治理,积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新路径。
2021年8月,在市、区两级政法委及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指导下,罗湖区人民法院与区司法局、桂园街道办共同推动建立罗湖区首个诉源治理非诉解纷中心(“蔡屋围无讼商圈”),探索“无讼商圈”建设。
“蔡屋围无讼商圈”在政法委统筹协调下,由法院、司法局、公安等部门联动参与,街道密切配合,通过统筹联动、有机衔接、紧密协作、良性互动、高效便捷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开展普法宣传、诉前调解、诉调对接、诉讼指引等工作,为商圈商户和群众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方便、快捷、高效的纠纷化解服务和公共法律服务。
据了解,自成立以来,“蔡屋围无讼商圈”纠纷化解率达93%,既延伸了法院审判职能,畅通了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通道,又整合了社会力量,吸纳熟悉民情的社区能人参与调解,不断激活商圈治理的“神经末梢”,实现“1+1>2”的诉源治理效果。
强化源头治理
罗湖区坚持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倡议、引导蔡屋围商圈内各商事主体签订“商事调解优先”公约,秉着调解优先、以和为贵的原则,使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共同营造诚信经营、以和为贵的商圈氛围,实现诉源治理与优化营商环境有机统一、一体推进。
罗湖区大力推动“送法进企业”,通过联络站为企业内部、企业之间搭建纠纷协商、沟通对话的渠道,凝聚区法院、区司法局调解资源,通过宣讲法律法规、发布典型案例等形式,帮助企业“体检”、防范化解纠纷,引导企业合规经营,护航企业健康发展,以公正司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辖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桂园街道纵深推广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由一线工作人员、网格员、“五老”、楼栋长、巡防员等人员建立一支482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延伸服务触角,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行动。在拉网式排查的基础上,紧盯重点群体,密切关注纠纷倾向和矛盾焦点,及早介入、及早化解。同时,坚持边排查边化解、集中化解、包案化解和综合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凝聚调解合力
罗湖区整合街道、社区解纷力量,激活街道基层解纷网络,依托诉源治理联络站、群众服务诉求站点,成立一站式基层调解平台,借助区法院、区司法局专业法治力量,共同搭建调解平台,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将司法为民延伸到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诉源治理新模式。
同时,设立金融调解工作室,区法院与桂园街道联动针对信用卡、小额贷纠纷进行“专管”“专调”,加强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协作,在案件进入法院之前,由金融机构对可进行调解的信用卡纠纷、小额借贷纠纷案件进行初步筛选分流,提高调解效率。
对于调解成功的案件,由工作室调解员引导、协助当事人通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信息化平台、深圳移动微法院小程序、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等线上平台申请司法确认,同时向罗湖法院立案庭反馈,完成司法确认,打通金融纠纷从调解到司法确认的全流程线上服务。
面对劳资纠纷不断增加的情况,桂园街道群众诉求服务站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劳动维权工作向纵深前移,紧盯劳动维权工作中的症结难题,构建劳资纠纷多元化解模式,架起信访法治服务“连心桥”。
前不久,一家企业的十余名员工通过桂园街道群众诉求服务站反映公司拖欠工资问题。信访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上报至“蔡屋围无讼商圈”诉源治理联络站。
在诉源治理联络站运行机制下,罗湖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信访局、区劳动监察大队、桂园派出所强化联动协作,引导该企业员工通过劳动仲裁解决诉求,并跟进追偿进度,最终促使这起劳资纠纷成功化解,员工恢复正常生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