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年初以来,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人民检察院积极贯彻落实最高检关于“数字检察”的工作部署安排,深入研判数字检察切入点和发力点。近日,成功研发并上线运行了“芬·忧”司法救助线索“大数据”智慧分析系统。
该院在研发阶段坚持问题导向,召开了“司法救助工作瓶颈研判会”,精准定位“大数据”突破司法救助工作瓶颈需要优化的相关问题,研发“芬·忧”司法救助线索智慧分析系统,成立了“数字检察工作专班”,根据司法救助案件需要获取的信息类型分别走访了区民政局、区乡村振兴局、区妇联和区残联等部门开展数据搜集工作。
首先,在获取数据的广度和深度上“求极致”。在获取相关行政部门基础数据的同时,拓展了数据采集的广度和深度,如采集被救助人员数据时,将人身损害赔偿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类案件纳入其中;采集低保数据时,将低保边缘人员数据纳入其中,最大范围的实现“应救尽救”。
其次,在数据获取方式上力求“短平快”。综合评估数据采集量、采集频次等数据采集效率指标,决定不选择耗资巨大的以“数据库自动接入”方式抓取数据的技术路径,而是选择相对经济高效的“数据库定期导入”方式抓取数据的技术路径。经过“专班”负责领导及干警的共同努力,该院迅速协调了相关部门特定数据的获取权限,拿到了司法救助涉关的全部数据并导入系统。
最后,该院以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数据和人民法院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数据为基础数据,在预设条件检索下初步筛查出司法救助线索进行数据碰撞,即可发现可能具备司法救助特征的潜在人员。
除此之外,该院秉承“多赢双赢共赢”的司法理念,充分发挥检察“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心的资源整合作用,在获取数据源部门授权允许的情况下,主动向涉关部门推送社会救助信息。如被司法救助主体虽然未纳入低保范围,但由于存在大额医保支出等情况,可能符合社会救助范围,可以推送给民政部门重点监控。在进行司法救助后,该院对每一个司法救助申请人都采取“应就尽救”司法救助引领多元救助的工作方式,联合行政机关开展多元社会救助。
截至目前,该院获取近三年刑事、信访、终本执行数据30余条,调取行政机关特殊群体数据近500条,运用“芬·忧”司法救助线索智慧分析系统获取疑似线索8条,经调查核实,对符合条件的3名被害人开展司法救助,5条线索正在核查中。
下一步,该院将持续开展“大数据”赋能司法救助工作,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检察智慧。(郝贵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