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如何推动强基工程再上新台阶?近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强基工程现场会,组织全省中级法院院长、部分基层法院(人民法庭)院庭长和省法院中层正职以上领导干部到沈阳市浑南区人民法院、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院自贸区法庭现场取经学习。13家法院(法庭)进行经验交流,通过视频向全省法院展示强基建设成果,总结强基工程工作成效,查摆短板弱项,部署下步工作,持续推动强基工程走深走实。
(资料图)
聚焦初始质效 “如我在诉”书写为民“答卷”
“可容纳60余万册卷宗的档案综合楼;电子送达成功率98%,送达总量始终在全省排名第一;组织152名法官干警下沉全区260个社区(村)参与‘零纠纷’建设……”
借助强基工程的东风,2022年10月,沈阳市浑南区法院机关审判办公区搬迁至政法大厦,在硬件设施全面升级基础上,通过压实全员责任指标,完善对口学习、院庭长办案、发改案件评议等机制,开展积案清理、选择执行、胜诉退费不及时等专项整治,配强审判力量等系列举措,有力促进审判质效“水涨船高”。
“2021年底全省居后,今年上半年审判质效指标已跃升至全省第一档次。”沈阳市浑南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文艳表示,浑南区法院抓住了强基工程的有利契机。
从“后进”到“先进”,前进的不只是浑南区法院。这仅是辽宁基层法院提升审判质效的一个缩影。
辽宁有110家基层法院、下辖297个人民法庭,受理案件的数量占全省法院案件数量的绝大多数。为了破解制约基层发展难题,辽宁高院领导班子成员到基层蹲点调研,找准了影响基层审判质效提升的深层次原因,确立了“以提升审判质效为中心系统抓强基工作”理念,并积极向省委、省人大常委会汇报。
辽宁高院会同相关部门对人员、编制、经费等进行专题调研,调研报告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在省委的关心重视下,537个编制一次性释放,全部分配给人案矛盾突出的60个基层法院。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多次深入基层法院开展调研,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审议辽宁高院强基工作专项报告,出台《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建设 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从提升案件审判质效、加强审判队伍建设等七个方面提出要求,并促进社会各界共同推进法院强基工作,形成大抓基层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
为确保《决议》落地见效,2022年,辽宁高院启动了为期3年的“强基工程”,统筹全省法院推进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建设,推动初始案件质效提升,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成立强基领导小组和人民法庭建设工作专班,出台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明确9个方面44项任务,“专精实”推进;制定完善“五化法庭”建设标准和“示范”人民法庭创建方案,指导打造新时代人民法庭。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大连庄河市法院优化退费流程,当事人只需确认退费账号,其余事项均由法院主动网上办理;抚顺市东洲区法院章党人民法庭坚持法官多跑腿、当事人少跑路,把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庭院炕沿、养老康复机构;本溪中院创新开展的“为民办好小案、小事”专项活动,从小处着眼提升群众诉讼满意度;东港市法院主动前移司法服务关口,通过“法官约见平台”提供查询咨询服务,努力做到群众诉求即答即办、即收即转。
提升初始案件质效是强基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强基工程启动以来,辽宁高院着力完善审判管理机制,改版升级辽宁法院审判执行质效管理平台,增加初始案件质效指数,增设人民法庭评估层级,激励基层争先创优。充分发挥审判质效面对面、大数据分析研判和审判质效评估对基层法院提升审判质效的激励作用。各条线业务指导直通基层,召开审判工作座谈会,对案件进行评查,发挥参考性案例、典型案例的指导作用,通过指导意见、法律问答、审判白皮书等,统一基层裁判尺度。在各项措施的综合推动下,辽宁基层法院主要审判质效指标连续六个季度上升,形成了稳中向好的态势。
全国人大代表李声能表示,“审判质效不断提升,老百姓最得实惠,给辽宁法院强基工程点赞,为审判工作创一流加油!”
服务三年行动 “小法庭”争相彰显“大作为”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汇聚了智能制造、航空装备、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和便捷的商贸物流服务体系,产业基础雄厚。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自贸区人民法庭是辽宁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道靓丽风景。
法庭干警平均年龄仅为33岁,成立了疑难案件、知识产权、商事案件3个审判团队,在5个主要产业园区设立了法律服务站。与市商务局、市贸促会、沈阳海关、市税务局共同搭建了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培育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定期走访调研、举办企业座谈,及时回应辖区企业的司法需求……
见贤思齐。在观摩沈阳自贸区法庭后,大家对在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发展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展现人民法庭更大担当和作为的思路更加开阔。现场会交流中,13家法院院长和人民法庭庭长各抒己见。
“组织基层法院建立完善民商事纠纷中立评估机制,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服务。”鞍山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林分享经验。
凌海市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孙涛说:“要针对地域特点,全面开展‘一庭一品牌’创建活动,个性化服务乡村振兴。”
盘山县法院吴家法庭庭长张敬唐认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要满足企业的多样化法律需求,对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判。
“扎实开展‘1+7’专项活动,审慎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司法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辽阳县人民法院刘二堡人民法庭庭长李广恩表示。
抓人民法庭建设,是强基工程的重要内容,而优化法庭布局则是强基工程的关键一环。
目前,辽宁法院共设人民法庭297个,分别为城区法庭26个、城乡结合法庭89个、乡村法庭182个。其中,自贸区、婚姻家庭、道路交通等专业化审判人民法庭39个,服务保障特色产业、新业态的特色法庭11个。同时,为方便群众诉讼,在边远地区建立巡回审判点65个,实现人民法庭网络化、全覆盖。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全省112个人民法庭达到“五化”标准,其中44个人民法庭获评全省“示范”法庭。省法院领导包点的14个薄弱人民法庭中,有6个成为示范法庭,实现了“脱薄向强”。全省2个法庭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4项经验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基层建设创新案例和“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布局调整优化,服务向前延伸。铁岭县法院腰堡人民法庭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分区包片的模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百姓家中;朝阳市建平县法院万寿人民法庭坚持“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法律服务”,与基层工作人员共同开展诉源治理工作;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法院沙河营人民法庭努力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百米”,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司法温度。
推进审判现代化 践学“千万工程”总结“辽宁经验”
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处在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站在推进基层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最前沿。
“人民群众对全省法院工作的评价主要来源于对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工作的评价。”“我们必须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真正把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建设好。”现场会上,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郑青分析形势再动员,提出要求再部署。
郑青强调,要紧盯“认识、任务、举措、责任”推进强基工程,夯实审判工作实现现代化的根基。
——进一步深化认识。全省法院要深刻认识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是人民司法事业发展的根基,在人民法院整体工作布局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要紧盯上级新要求,认真研究解决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短板。
——进一步聚焦任务。《决议》从七个方面确定任务目标和措施,省法院明确强基工程9个方面44项工作,全省法院要按照体系化工程化的要求,始终聚焦政治建设、案件质效、人民法庭、锻造队伍、职能发挥,整体推进,统筹协调,注重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进一步落实举措。持续做好基层联系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对口帮扶、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进行问效评价,以务实举措保障强基工程顺畅运行、取得实效。
——进一步压紧责任。“一把手”既要挂帅又要出征,亲自研究部署、指挥推动强基工程落地见效;其他院领导要将分管领域与强基工程有机结合,中层干部要切实履行条线指导。省法院要加强统筹设计,强化督导指导、推动落实;中级法院要发挥前沿指挥部作用,一体规划、一体推进;基层法院要扛牢主体责任,发挥首创精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要迅速落实会议部署要求,不断刷新强基‘成绩单’,全力以赴奔跑在奋力推动法院工作现代化的‘新赛道’。”营口大石桥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吴恩成道出了与会“关键少数”的心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