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里的派出所

2023-04-20 17:26:47

■ 中轴线上的守护者之东方广场派出所

东方广场派出所所长高国辉。刘聪 摄

图为东方广场派出所民警骆锵。 刘聪 摄


【资料图】

《法治周末》记者 孟伟

东方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坐落于东长安街1号,从东方新天地商场南4门走至长安街仅需百米,整个东方广场建筑群占地0.12平方公里,横跨于东单、王府井两个地铁站中间。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这里被称为北京的“城中之城”。

从王府井书店出门右转,沿着东单三条向东,路过北方佳苑饭店,看到路边停着的警车,右手边一个小小的电梯间,坐电梯到4楼,就能看到东方广场派出所的接警前台。

作为长安街上唯一一个综合商业建筑群,东方广场包括了8幢写字楼(东方经贸城)、2座豪华公寓(东方豪廷)、1座大型开放式商场(东方新天地)以及1家豪华五星级酒店(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老话常讲,做工作要绷紧一根弦。但我们的工作不是一根弦,而要绷紧十根弦。”在东方广场派出所所长高国辉看来,辖区虽然面积不大,但因这里甲级写字楼、高端商场等核心定位,可谓备受关注。

东方广场派出所政委张晨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东方广场派出所与大多数派出所不同,辖区内没有居民,以商务区为主。因其定位高端,很多新兴行业、高精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纷纷在此驻扎。

在“格子间”里工作的警察

因地处商务区中心,东方广场派出所的室内布局与其他派出所有所区别:除个别独立办公室外,主要办公区域是以蓝色围挡加半透明玻璃隔出的几十个纵横交错的“格子间”。

“这是我和孙哥的办公桌。”刚从王府井书店执勤回来,骆锵摘下警帽,仔细摆放在L型办公桌的一角,解释道:“我们工位比较紧张,基本上是两个人共用一张桌子。我们基本每天都在外面走,这样也够用。”他们两人共用的办公桌上贴着两张图,分别是东方广场商场、写字楼的商铺、企业分布图,这是他们负责的主要区域。

骆锵嘴里的“孙哥”是孙志江。在到东方广场派出所之前,孙志江分别在东华门派出所、东城分局指挥中心工作过。2003年,东方广场开始运营的第3年,孙志江就被调到东方广场派出所,一干就是20年。目前,他负责东方经贸城片区。

刚到东方广场派出所,孙志江就感受到了这里的“与众不同”。

“以前的派出所推门就进到所里,在这儿,警察像白领一样要进大厦、坐电梯;以前的警车都是开进所的院子里,现在只能停在楼下马路边上;以前几个人一间小办公室,现在几十个人在一个平层,坐在自己的‘格子间’里。”孙志江打趣道,刚到东方广场派出所办公时,感觉自己像个“上班族”。

与同志们站在一起

与一般“上班族”不同的是,派出所民警基本很少有在工位坐着的时间。走到马路上,守护一方百姓的平安,是辖区民警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在北京,不论清晨还是深夜,都能见到身穿制服警察的身影。首都百姓的平安,有他们默默守护。如果是夜晚,从南池子走向东单的路上,人们不难见到一名兜里揣着黑咖啡的“流动”民警。

这位“流动”的民警就是东方广场派出所的政委张晨,他把谈心工作从办公室搬到了大街上。“我们民警工作太饱和,没时间坐在办公室慢慢聊。晚上我就走到街上,与守卫在一线的民警谈谈心,了解他们需求的同时也帮同志们解解乏。”

每天走路查看各个岗位的不仅是张晨一个人。高国辉在没有勤务的时候,每天早中晚都要在其负责的区域各巡视一圈。一天下来,要走25000多步。这个数字,让他在走路步数小程序上每天都能排到朋友圈里的前几名。

高国辉和张晨都认为,激励民警的最好办法就是和他们站在一起。

2022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高发,高国辉、张晨与民警们一起在这间面积不大的派出所里度过了艰难的一个月。

12月底,正是北京最冷的时候,张晨和同事们不敢开空调,靠着棉被和电暖器扛过来了。

“整个大厦使用的是中央空调,阳了之后,怕传染给其他人,我们根本不敢开空调,发烧就靠被子捂。后来,同事拎来了一个电暖器,就用它熬过了生病的那几天。”张晨还记得,那几天,为了不传染给其他同事,他连门都不开,签文件都是通过门缝交接。

“当时很多人都生病了,同志们一波一波地倒下,根本没时间养身体,只要体温低于37度了就要顶上工作岗位。”高国辉回忆当时的工作氛围,大家没人喊苦喊累,能上的都上了。

“媳妇说,你又开始讲梦话了”

东方新天地是东方广场楼群中的大型购物中心,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连接着金街、王府井商业街、东单商业街,是不少国际知名品牌店的首选地点,负责这一区域的民警是孙志江的同桌骆锵。

骆锵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皮肤颜色略深,细长的眼睛里透着锐利的目光。这些都源于22年的军旅生涯——他曾是一名特警,在武警部队有多年带兵经验。

2020年12月31日,骆锵脱下军装穿上警服,成为东方广场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在去年12月开始负责东方新天地片区。

“前一阵,我媳妇跟我说,你转业后梦话少多了,接手商场后又开始天天说梦话,讲的都是工作上的那些事儿。”对于骆锵来说,负责商场治安并不比在部队带兵轻松,小到商场的装置摆放,大到店铺的财产安全,每一家的情况都装在他的心里。

目前,东方新天地商场内有240余家商户,包含多家知名珠宝品牌、多家快消品牌、六家银行、一家博物馆及一家电影院,商场里客流构成非常复杂。每个商户是否有新的安全风险点,骆锵每天都要在脑子里过一遍。

商场里有10多家售卖贵重物品的商铺,这些地方的安全工作是骆锵重点关注的问题。除了定期检查报警装置是否能启用外,他还花心思琢磨这些店铺的布局和保安措施。

商场西门有一家国际腕表品牌,店铺入口不在商场内部,而是单开一扇门,那里距离王府井大街不过一百米的距离。骆锵发现,那里一旦出现物品丢失问题,嫌疑人很容易逃窜到人群中。于是,骆锵“叮嘱他们,门一定要一客一关,请一位男保安员站在入口”。

除此外,骆锵也给一家紧邻商场西门的金店提出在门口两侧增加保安员的建议,也建议摆出来的货品不要超过3件,以免发生丢失或被调的情况。同时他嘱咐商场保安多关注该店的情况,有问题及时处置、报警。

在巡查店铺时,骆锵还不忘为商铺员工普及法律知识,并见到了成效。

“前一阵,有一位金店经理曾向我反映,有一名头戴帽子、面戴口罩,穿一身黑衣服的男子来询问店里能调来多少金条,多久可以购买。”骆锵说,金店经营者要警惕别有用心的人,以购买金条的名义实施洗钱等犯罪行为,与经营者们多交流、多普法能预防不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虽已离开部队两年有余,骆锵走路的姿势、说话的语气、处事的方式还保留着军人的气质,他把在部队的经验也运用到现在的工作中来。

在部队常有对突发情况的演习,骆锵刚给商场保安做反恐培训的时候,发现他们会冲、会上,但缺少配合,“一群人手持叉子、盾牌一窝蜂制服一个人,实际上只要5个人就够了,还需要有保安封控现场,疏散人群,及时报警”。

民警与企业打交道得先“懂行”

东方经贸城里有四百多家企业,有近40家外资、合资、驻京机构。

想融入写字楼里的各家公司不是简单的事。最初与这些企业打交道时,孙志江经历过老百姓过去常说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用孙志江的话说,“一般公司的前台都不欢迎‘穿制服’的人上门”。通过前台联系企业负责人这一关就会卡好几天,很多企业的负责人不在国内,日常主持工作的人员也长期不在驻地,一般需要通过邮件沟通。而且每家企业架构不同,通过行政部门不一定能找到企业负责安全的人员。

一家家慢慢磨不是办法,孙志江转变观念,要把自己宣传出去,让他们知道警察不是有案子才来,更是为辖区内的企业做“服务”的。“一些企业员工是从外地刚到北京,对租房、居住证政策不了解,也有一些外资企业对出入境政策了解不深入。想着为他们解决问题,我们邀请了相关业务部门来为企业进行专门指导”。

经过孙志江的不懈努力,情况悄悄发生了转变。“先帮他们解决问题,做好服务工作,让企业感受到温暖再和他们沟通安全工作,工作顺畅了很多”。

东方经贸城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意味着这个写字楼里各类高精尖企业云集。

孙志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不仅要做好服务,还得“懂行”。“在这工作,各行各业都要了解一些,这些的员工大多是精英,说几句话人家就知道你的本事了。对人家行业一窍不通的话,根本进不了人家公司的大门”。

孙志江回忆,他第一次进写字楼内一家律师事务所时,去时信心满满,回来却憋得说不出话来。“人家和我没说几句话,就转身去忙工作了。原来我会的那些知识‘唬’不住他们,做警察法律知识是必备的,然而我讲法律他们比我更懂,在人家眼里我就是个‘门外汉’”。

这一次经历让他深刻地意识到,想要管好辖区内的企业,做好服务还不够,要了解每个企业所处行业的基本框架逻辑和基础知识。

“把风险防控在前端”

“每个行业的业态不同,我得先知道他们行业的门槛是什么,才能做好工作,不被忽悠。例如,基金公司,要分清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基本的基金牌照、人员证书是否齐全。”孙志江的经验告诉他,首先自己要学懂弄通,才能摸清这些企业是否合规。

这些年,写字楼里进驻企业的变化也透露着时代的发展变迁。

“2003年至2010年是投资理财,2010年至2016年互联网高速发展,2016年到今天科技人工智能正在崛起。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变化,商业机会越来越多,业态越来越复杂,我们工作就更要谨慎。”孙志江感叹,负责写字楼区域,主要是“心累”,要实时关注每一家企业的动向,尽早掌握可能引发争议的企业,提前介入,预防危害百姓利益的情况发生。

目前,东方广场派出所与东方经贸城、东方新天地的物业形成合作。在进驻前,要求物业对驻的企业的信誉度进行调研,在进驻后,将企业营业执照、负责人基本情况、安全负责人、人员的基本情况形成统一档案。

“我们的工作就要前期多做,中期多看,尽量把风险防控在前端。”孙志江说。

关键词: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