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9日,是第二十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
(相关资料图)
今年的主题是“规范使用地图 一点都不能错”。就规范使用地图的意义、常见问题、如何规范使用等社会公众所关注的话题,《法治日报》记者专门向自然资源部作了了解。
据介绍,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体现了国家在主权方面的意志和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外交立场。地图是国家版图最常见、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因此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严格的法定性,稍有疏漏,就会出现有损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造成恶劣的舆论和政治影响。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地图市场日益繁荣。地图内容和品质日趋丰富,地图种类由相对单一的纸质地图、地球仪等扩展到电子地图和互联网地图领域,从事地图服务单位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影像地图、街景地图、三维模型地图、自动驾驶地图等新型地图产品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各种问题也不断产生,部分地图错绘我国国界,漏绘我国重要岛屿,登载敏感甚至涉密地理信息,严重损害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这里所说的“问题地图”,主要指存在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安全和发展利益等严重问题的地图,常见的错误有错误表示台湾省,漏绘钓鱼岛、赤尾屿、南海诸岛等重要岛屿,错绘藏南地区和阿克赛钦地区国界线等。
“问题地图”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与我主权和领土完整、政治与外交主张不一致的地图。如台湾省在地图上的表示违背“一个中国”原则;错绘、漏绘我国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等;错绘国界线将我国领土表示到国外;南海断续线的表示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错将我国重要岛屿按其他国家主张名称进行标注等。
二是登载了不宜公开信息的地图。在地图上表示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军事设施、国家安全等要害部门、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管线、军民合用机场、港口、码头的重要设施等不能对外公开的涉密内容以及内容属性;表现地为我国境内的地图平面精度、高程精度过高;公开登载、非法交易涉密地图。
三是其他不符合地图管理有关规定的地图和行为。地图上地名的表示不符合地名管理的要求;其他国家和地区表示不符合我国政治外交主张和有关规定;无资质从事地图编制或互联网地图服务;未依法履行地图审核程序公开登载;弄虚作假、伪造申请材料骗取地图审核批准文件,或伪造、冒用地图审核批准文件和审图号。
据了解,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不断加大地图监管力度:聚焦监管重点,合理配置监管资源。研究梳理年度重点监管清单,将监管力量向重点监管内容倾斜,围绕年度重大活动、重要会议,指导开展重点监控,对发现的“问题地图”及时处置。
提升监管合力,与各部门协调配合。与中宣部、中央网信办、海关总署、国资委等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及时通报有关“问题地图”线索情况,形成监管合力。系统内依托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实现地图监管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
保持监管定力,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利用互联网地图监控系统,持续对互联网网站进行跟踪监控。同时,全年持续加强日常监管,在组织开展日常市场检查的同时,开展地图审核通过件随机抽查工作。
优化技术监管,提升技术监管能力。组织升级互联网地图监控系统,基本实现系统国省互联及派单功能,完善了微博、微信公众号监控功能,探索开展对调用地图服务的App进行解析核查,该系统设置国家级监控节点1个,省级节点31个。对2.2万个网站登载使用地图情况开展日常监控,2022年国家级节点全年推送地图图片3.5万余张,检定发现“问题地图”290余张,各省级节点全年推送地图图片22.5万张,检定发现“问题地图”4400余张,均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关键词: